總結聚氯化鋁處理陶瓷廢水的作用是否顯著
發布時間:25-10-17 10:26:56
來源:鄭州億升化工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
陶瓷生產廢水富含懸浮顆粒、重金屬及膠體物質,成分復雜、濁度高、沉降性差,是工業廢水處理中的難點,聚氯化鋁作為一種無機高分子絮凝劑,憑借其的技術性能,成為處理此類廢水的理想選擇。
技術要點突出:
強電中和與吸附架橋雙效合一:PAC水解后產生大量高電荷聚合陽離子,能迅速中和陶瓷廢水中膠體顆粒表面的負電荷,破壞其穩定性。同時,其長分子鏈結構能強力吸附脫穩的微粒,形成“架橋”作用,聚集成密實、粗大的礬花,極大加快了沉降速度。
適應性強,pH值范圍寬:與傳統鋁鹽相比,PAC對水體的pH值變化不敏感,在pH 5.0-9.0的寬范圍內均能發揮優異效能,避免了繁瑣的pH調節工序,簡化了操作流程。
礬花形成快、沉降性好:PAC形成的絮凝體密實、比重大,沉降速度顯著快于其他絮凝劑,能有效截留包裹重金屬離子及細微顆粒,從而縮短固液分離時間,提高處理效率。
核心優勢顯著:
處理效率高,出水更清:對濁度、色度和COD的去除率極高,出水清澈透明,部分可實現回用,節約水資源。
用藥量少,成本低廉:在同等效果下,其投加量比傳統硫酸鋁減少約30%-50%,顯著降低了藥劑成本與污泥處理負擔。
腐蝕性小,操作安全:其溶液腐蝕性遠低于硫酸亞鐵等藥劑,對設備及管道更友好,提升了操作安全性。
無二次污染:產品中重金屬等有害雜質含量低,避免了處理過程中對水體的二次污染。
結論:
聚氯化鋁以其的電中和與吸附架橋能力,在陶瓷廢水處理中展現出沉降快速、適應性強、成本經濟等多重優勢,是實現陶瓷行業廢水達標排放與資源回用的關鍵技術,具有極高的推廣價值。